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鎵惧洖瀵嗙爜
 注册

【访谈】---单青联秘书长黄新柱

2015-1-7 14:27| 鍙戝竷鑰: zy15966065712| 鏌ョ湅: 1552| 璇勮: 2

鎽樿: 学子访谈问答题“QA” 单县在京青年联合——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学子访谈系列之— 单青联秘书长 黄新柱 编者按:微信和手机报改版,编辑组的同学们非要先让我做个访谈练练兵,拿我练练手,百般推辞不掉,算是抛 ...

学子访谈问答题“Q&A

 

单县在京青年联合——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学子访谈系列之—

单青联秘书长 黄新柱

编者按:微信和手机报改版,编辑组的同学们非要先让我做个访谈练练兵,拿我练练手,百般推辞不掉,算是抛砖引玉吧。我本人一向嘴笨、脑拙,坚持多做少说,秉承沉默是金,很少这么深入的讨论。且自己创业刚刚起步,资历尚浅、思想又不深刻,哪有什么资格给别人做指导呢?别再给带歪了。但这群同学们如此热情,我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谁叫咱无知者无畏呢?!本人天资愚钝,性真言直,不妥之处请多多批评!

 

问题(Question):

1.单县在京青年联合会的成立基于什么目的(考虑)?

2.当初选择来北京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来北京多久了?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4.单青联平时工作有哪些?

5.如今单青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6.单青联的发展与家乡发展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7.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单青联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如何更具竞争力?

8.单青联成立至今,发展遇到哪些困难?

9.单青联之前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今后会如何保持和加强?

10.对单青联将来的发展有什么展望? 

11.对于2014级的大一新生想说点什么?

12.最喜欢的一句话或者人生格言是什么?

13.您在学生时期有什么兴趣爱好?对您现在和今后的事业有什么帮助?

14.人人都说,接受教育多读书,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金钥匙,你觉得读书改变了你的命运没有?(和您接受大学教育有相关性吗?)

15.可以介绍下您所在的IT行业吗?

16.作为年轻人,我们对于您的经历钦佩而好奇,是什么促使您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最大困难时什么?

17.有人看您在青联做事情,感觉很不理解。觉得有时间多休息会儿,多赚点钱多好,为什么还要做这个?请问您为什么选择青联?请介绍下青联的责任和使命。

18.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在您的空间多次看到这句话,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19.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学生时代的经历吗?您觉得学生时代对您的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您对现在的大学生有哪些忠告和寄语呢?

20.没有什么能阻挡追求梦想的脚步,房价不能,雾霾不能,一切都不能!请问您对梦想是什么,如何实现梦想?当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时候您会如何选择?

21.您觉得要怎么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2.您给我们的感觉是精力充沛、充满热情,作为学生,有时候尚且因为学业、人际关系、活动各种原因感到疲惫。您的事物更繁忙,是什么维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的呢?

23.您认为青联会最重要的价值在哪?您对单青联发展有何展望?

24.对于单青联,对于已经、正在和即将从单县走出来的学生们,您有什么期望,又有什么人生经验想要告诉他们?

回答(Answer):

法国艺术家保罗·高更曾用这样一句话为他的一幅作品命名:“What are we ? Where are we from ? Where are we going ?”纵观同学们提问的诸多问题,概括起来无非三个: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干什么?这三句天问,也是多少哲学家的终极思考。其在生活中,也是很多门卫大爷大妈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你!哪儿的?来找谁?干什么?其实这三个问题很好回答,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成长经历是和他的生长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社会阅历分不开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从黄河故道之北来,古孟渚泽(今浮龙湖)的东岸,有个黄姓人聚居的黄土岗子,名黄岗镇。镇上曾经有个学校——单县第三高级中学。由于父亲在那里任教,我从小在学校里长大。后来这个学校在我离开家乡多年后被时代和教育体系给“埋葬”了,成了一个居民小区。由此打碎了我小时候的梦想——我希望长大后赚钱给这个学校捐建一个大大的图书馆!让学校的师生和镇上的人们都能看上各种小人书!就跟我在村子里的老家一样,院子里有村里唯一的花园!土墙屋子的家里有村里唯一的一个书柜,柜子里放着我爸爸的教材和各种经典名著。我那时候记得清楚的就是《水浒传》和自己买的小人书《薛刚反唐》等,《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看不懂的书被我城里的姑姑拿走了。这些书造就了我逆反、天不怕地不怕、爱打抱不平、仗义的性格。我还看了本不知道从哪儿淘来的谍战书《黑鲨》,幻想自己某天成为一名特工,为国争光,打败日本统一台湾!

高中对我人格养成影响最大的书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面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讲老渔夫不屈服于命运,无论环境怎么艰苦卓绝,他都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地抗争。老渔夫的硬汉精神给我的震撼是颠覆性的,也给我带来更坚强的信念。

磨难只是上天的考验。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只要在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并且做事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一切都将不是问题。有时候暮然回首,只觉不过尔耳。

有同学想了解我的求学经历。说实话,上学时我不是个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天资一般、散事儿又多,只能算是中游,可能不具参考价值。但我是个爱读书且组织能力很强的人,勉强算是个头头。我这个有名的孩子头,从不做其他学混子都做的那些混账事:去镇上的录像厅台球厅抽烟,胡混海喝,调戏姑娘,挑衅打架等等。课余除了帮各路混子摆平事儿,就是窝在家里看各种课外书。那时候,学混子跟学混子玩,好学生跟好学生玩。我是学混子里读书最多且好学生里朋友最多的人,也算是“黑白两道”通吃吧。读书多又有点儿自视甚高可能是我有别于其他学混子的区别吧。当时我也算是个学混子里的知道分子了!打架是当时与其他学混子说不通理而迫不得用来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手段。所以,我既是优秀班干部又是校长头疼的学生,实在有辱家风,绝对不可学、不可取。

高中复读后那年暑假,我穿着当时最时髦的回力球鞋带着妈妈给的140元钱经由济南来到京城,先期弃学来京跟家人做建材生意的小伙伴们热情接待了我。后来刚上大学时学费不够,又不想跟家里人要,就从北京的东北角学院路跑到东南部的十里河建材城,跟小学同学借了1000元钱才凑够了学费。一直以来没有朋友们的帮助也就没有现在的我,这也许是之前“行侠仗义、助人为乐”积攒下的人品吧。这也坚定了我一个信念:以仁厚待人,人必以仁厚待你。后来经历复习、考试、上学、打工、创业一路小坎坷不断,一路走来不算精彩也谈不上艰难。

离开高中填鸭式的教学和虐人的应试考试后,进入大学简直换了个活法儿。多读书可明志,强思辨,提层次,生智慧!在大学时期,我应该处于人生最五彩斑斓的时代。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业外,我们可以参加感兴趣的社团、读很多大开眼界的书、谈光明正大的恋爱、可以偶尔通宵的打打游戏、大口的喝酒、做一切疯狂而又合规合法的事儿。至于读什么书好,我推荐各类国内外经典名著,这都是几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好书。少看畅销书,这类书都是文化快餐,就跟汉堡包一样,挡饱却没营养。我看的书比较杂,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要开书单还需要冯博士、郝博士贡献吧,他们都是好学生,更有发言权。

大学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毕业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该读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参加什么社会活动?心志不苦,患难未尝,则智慧顿而胆力怯。比如我要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比如开学前在饭店打工。暑假期间去中关村找工作,听一个柜台说要做咱们中国自己的墨盒,不要用日本鬼子的洋墨盒!于是,我抱着爱国激情开始了沿街商户叫卖推销国产墨盒的工作,木有底薪,木有任何保障,就天真的拿着产品宣传单去沿街推销。烈日下连干好多天,木有任何收获,才回过神来感到被骗了,成免费发传单的了。因为我在大学读的计算机专业,陆续做过网吧网管之类的工作,后来学以致用为后海的婚纱店做网络营销推广,和搜狐网、263首都在线(当时很火的网站)合作,参与第二届中国网络小姐大赛等等,混了点儿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我那时候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大意就是为了梦想,即便是经过一千次的失败,我依然会发起第一千零一次的冲锋,就算是倒下也会倒在向前冲锋的路上。

关于为什么留在北京发展的问题。毕业后,国家早就不包分配,到了拼爹或者拼自己的时代。回家乡工作当然也可以衣食无忧,但可以一眼看得见未来,好不容易逃出老爸的“魔掌”,怎么能轻易再自投罗网呢?父母已经把我养大成人,我的人生应该由我做主。父母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我们能做的就是孝敬父母、长辈,回馈生养自己的家乡。虽然父母在不远游,但既然从那儿走出来了,就想自己独自闯闯。北京的大街小巷和镇上的没啥区别,感觉很亲切的样子。这里每天都会有新鲜事儿发生。

高山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攀登!既然毕业想留京,虽然听说某某部有老家大官可以去找找求人家帮忙,但咱知道人家,人家不认识咱,咱也没钱去做“工作”,只能靠自己去找。去过一次人才市场我就不去了,感觉各种公司都有但又不对口,还不如集中时间精力,在网上挑条件要求和自己差不太多的单位。首先简历要下点功夫,要有针对性的对该公司的职位做些功课和调整。然后,面试阶段要留下好印象,后面要主动和负责人联系交流也是必要的。毕业去的第一个单位是北京市某中心,本来只是去清华大学做宣传而已并未打算招人,而我成了那年唯一一个通过社会招聘而入职的学生。在这个繁华闹市区的单位待了几年,我发现只要老人们不退休你就永远没有机会出头,尽管这里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不甘就这样终老的我,也不想就此消磨锐气。最终,我先后跳槽到民企、港企,美企,最后因和美方总部理念不一,选择创业至今。一直在IT行业打滚混饭吃(IT行业本来就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IT行业包括计算机硬件业、通信设备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信息产业等等)。我所从事的工作从单机版应用软件,到大型企业管理软件,从软硬件系统集成、IT网络运维管理,再到现在从事的电子商务行业。现在公司是全网多渠道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包含移动端的APP、微信端)。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也让我的工作越来越具挑战性。

    说到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我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人类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生活目标的一个手段。下了班就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切不可让工作充满了整个生活,否则我们努力工作以过上更好生活的目的又在哪里?要回归生活,不要忘了我们一开始出发的目的。虽然单青联的工作占去了我生活的大部分闲暇时间,但我也会抽空享受生活,抽时间看看堆积得越来越高的书,给家里来个大扫除,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要定期“断舍离”,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给自己的大脑和心灵都放个假!以做减法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去过一种平衡、包容、更有尊严和心灵品质的生活。不幸福的源泉在于不满足和难放下。人们总是有各种各样难以满足的欲望,烦恼皆源于此。所以,为了下一次任务更轻装、高速地前进,我们也应该和电脑一样经常停机清空下内存和硬盘里的垃圾文件,以便更快的抵达圆满的彼岸。

谈到单青联的成立,和我的性格、职业都有点关系。虽然工作有了些许保障,但我觉得人除了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外应该还有诗意的生活和始终牵挂的故乡,我们应该还有更大的梦想。在这个网络时代,谁都不能独善其身,要想发展壮大,除了利用好信息网络,最重要的是要有人脉网络。出于专业和职业原因,我上网年头较早,平时在网时间也比较长。热心网络公益,哪儿热点哪儿跟。2005年时,听同事说山东老乡在网上组织聚会,于是我赶紧加入,很快就成为了骨干积极分子。我热心积极组织在京山东老乡的聚会活动,从此走上组织同乡活动“不归路”。在几次老乡聚会后,发现菏泽老乡比较多,在部分菏泽老乡怂恿下开始组织菏泽老乡聚会。建立菏泽在京同乡会网站,制订规则将各类四分五裂的菏泽同乡群统一归拢到一个旗帜下,把各种群进行统一编号、统一管理、统一组织活动和统一发布信息。因为热心张罗,甘于吃亏,组织能力尚可,获得很多“不明真相”老乡们的拥护。经过几年的发展,发现松散型的老乡组织,目标不明确,机制不健全,老乡们也是目的不一,人员更是鱼龙混杂,有些事情让好心人总是很受伤,团队几经风雨、更替、飘零和重组。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们坚定信心,逐渐将目光聚焦于在京单县人这个群体里。从最初的八个人扩张到今日九百余人的规模,自2008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大型聚会,平时周末组织各种小型主题活动,获得很多老乡们的支持。直到2011年的那个春节,在刘玉兰司长的倡议和冯全朴博士的积极推动下,我和吴兆辉等人一起将单县同乡会网站建设完成。冯博士高屋建瓴牢牢把握政府推动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新渠道的政策导向,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实行高门槛、实名制,避免垃圾信息不良信息侵入我们的网络家园,打开了正规化建设单县在京同乡精神家园的序幕。从此让我们在北京彼此温暖,让我们彼此成就未来,让我们不再孤单!

单青联的成立和发展一直是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不同阶段参与人员众多,就不一一赘述。作为发起人之一,只能试着从个人的视角简单阐述一下我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在孙启祥将军、刘玉兰司长、黄先锋书记等前辈们的支持和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的关心下,单青联的几位发起人在松散型同乡组织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和不同群体的同乡们沟通交流取得了共识。单县在京青年联合会就此在民政局正式注册,如凤凰涅盘般浴火重生,于2012430在湖西大厦会议中心隆重成立!单县在京同乡们从此有了自己的正式社会组织,这也是中央号召的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积极尝试,从此我们走在了同类社会组织的前列。

单青联成立了,我受同乡们抬爱也成了单青联的秘书长兼法人代表。第一年,我们建章立制,搭建完备的机构,成立主席团负责决策,建立机构齐全的秘书处各职能部门负责执行,由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组成监事会负责监督。单青联“联络乡谊,共享知识,笃力发展,报效乡梓”的宗旨获得众多同乡们的认可。我们去家乡学校捐书捐体育器械、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送去温暖、给家乡招商引资、为家乡的高中学子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希望学子来京求学就业时再面临我们曾经的困难,群策群力组建“青联·学子计划”项目部,在项目部郝江东博士和侯学会博士的精心策划下,我们反复研讨方案,精心准备活动,为学子们配导师,为品学兼优的学子发放奖学金;为发展遇到瓶颈的在京企业家们创办企业家沙龙,请专家们释疑解惑指点迷津;我们建立了网站、微搏、微信、会刊、手机报“五位一体”的宣传平台,宣传家乡好声音;我们为会员们解决各种生活、工作、学习、就医和法律等问题,事情琐碎而繁复,活动有条而不紊。我们团结可以团结的人,但我们不是人民币,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有人不理解,有人看热闹、有人使小绊儿。但我们秉持一颗无怨无悔、无欲无求和无畏无我的善心,行王道,做正事儿,必会积善缘获福报。这也是我经常提及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


19.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学生时代的经历吗?您觉得学生时代对您的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您对现在的大学生有哪些忠告和寄语呢?

20.没有什么能阻挡追求梦想的脚步,房价不能,雾霾不能,一切都不能!请问您对梦想是什么,如何实现梦想?当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时候您会如何选择?

21.您觉得要怎么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2.您给我们的感觉是精力充沛、充满热情,作为学生,有时候尚且因为学业、人际关系、活动各种原因感到疲惫。您的事物更繁忙,是什么维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的呢?

23.

24.对于单青联,对于已经、正在和即将从单县走出来的学生们,您有什么期望,又有什么人生经验想要告诉他们?

您认为青联会最重要的价值在哪?17.有人看您在青联做事情,感觉很不理解。觉得有时间多休息会儿,多赚点钱多好,为什么还要做这个?请问您为什么选择青联?请介绍下青联的责任和使命。

如今单青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6.单青联的发展与家乡发展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9.单青联之前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今后会如何保持和加强?单青联成立至今已两年有余,一直坚持“公益”和“发展”两个主题不动摇,双轮驱动,争取将公益事业做得更规范、更成熟,将会员和企业的发展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的会员和企业发展了,更强大、有能力了;我们的公益事业也将水涨船高,越做越好。我们引进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单青联的日常工作,梳理各种资源,对接各种项目,将会员的发展等同单青联的发展。打开大门办会,引进各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乡,发挥核心团队的牵引带头作用,将我们的正能量和家乡的发展同频共振,真正践行好“单县在京青年的孵化器和推进器、首都与家乡资源对接融合的转化器以及在京同乡的精神共同体”的定位。

单青联发展至今,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绩也有不足,不足就在供血不足、大脑不稳,执行力不够。今后我们将响应中央号召,简文风转作风,知人善用,去庸增效做减法,强化执行力,提升战斗力。有奖有罚,有计划必有步骤,全流程绩效考核。同时多方发展自身造血机制,在会员的发展中壮大自己。创业难,守业更难,但我们坚信:我们有仰望星空的前辈也有埋头苦干的中坚力量,我们有优势互补、有理想、有目标、有方法、有人才的团队,必将越做越好。

您对单青联将来的发展有何展望?

我希望未来的单青联就是一辆规范运营的高速列车,有机连接单京两地,辐射全国各地。以后不管谁是列车长,列车都能将我们的人才、信息、政策、资金、产品、乡情等高效快速地送达目的地。让志同者同向而行,让上进者持续进步,让无助者获得支持,让失败者重拾信心。信念让一切变得可能,爱则让一切变得容易。单青联的列车已经启程!向着光明!

佛教讲因果循环、六道轮回,而时尚潮流也讲究轮回。十多年前我穿着回力球鞋离开家乡,而今又穿起复古潮流起来的回力球鞋准备重返校园去打球了。十多年前的离开和此刻家乡的亲近,我和故乡走得更近了,时刻牵挂着家乡的亲人,家乡的发展,家乡的进步,家乡的未来。我们从哪里来,经年以后,最终又要回哪里去,让我们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净心守志,因为那里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故乡,是我们最终心灵平静栖息的地方。

这就是我要给即将到来和已经到来的学子们要说的心里话,你们的24个问题从我这流水账里应该能找到答案。这是我的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个人视角仅供参考,请思辨阅读。

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鍒氳〃鎬佽繃鐨勬湅鍙 (2 浜)

鍙戣〃璇勮

鏈鏂拌瘎璁

寮曠敤 小拼妮儿 2015-3-12 11:11
我柱子姐原来辣么厉害!
寮曠敤 heqiuju 2015-3-10 10:50
给柱子秘书长点个赞!敬佩!

鏌ョ湅鍏ㄩ儴璇勮(2)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 鲁ICP备19001498号 )

GMT+8, 2025-5-6 23:57 , Processed in 0.0490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杩斿洖椤堕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