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段重高
写在前面的话: “单贤萃京”栏目是单县在京青年联合会微信编辑组推出的原创访谈类栏目。本栏目以访谈的形式,记录各界在京单县籍精英的心路历程与职场感悟,展示企业与个人的风采。本期的“单贤萃京”将推出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段重高。
人物背景: 段重高,单县龙王庙乡唐连庄村人,1949年2月21日生。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段教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肿瘤微循环动物(金黄地鼠)模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首先建立并系统介绍了脑微循环研究的必要方法。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中华医学杂志》金笔奖;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二等奖5项。
一、段教授的自述
既然你们现在在座的都是学生,所以我想,先聊聊学习的问题。
“别人放假的时候我在做实验。” 人要有阶段性目标。以前上学的时候,我想当医生,后来投入科研后,我想做研究员,想做教授。有了阶段性目标,才能为了目标去思考,去奋斗。我在协和研究所的时候,担任很多行政职务,但我想搞科研,这就有了冲突。怎么办呢?别人做实验的时候我在开会,那别人放假的时候我便做实验,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便看文献。时间就是这样挤出来的。
“别人不搞,我要搞。”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能走上现在这条路,是因为我时时有准备。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科研的意识。我就想,做一个教师,能为社会创造的东西终究是有限的。我想,别人不搞,我要搞。当时我的大学条件有限,我就去上海医科大学,去听他们的科研人员的专业课。就这样,我一步步走上科研的道路,开始发表论文,也因此才有机会到北京来,才有机会升上教授,才会成为现在的我。
“终极目标其实是个梦,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落实。” 我能给年轻人提供什么经验呢?经验便是,不管是学习,还是平时处理问题,都要多想,多动脑子。首先,要有目标。用现在的术语,叫做“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规划后,还要去做,要去准备,才能达到目标。同时还要注意的是,目标要注意阶段性。终极目标其实是个梦,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落实。
“一件事,你可能没有机会做,但你要知道怎么做。” 毕业后,参加工作,要提前有思想准备,以后便会很从容。工作后,要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王文良写过一本书,叫做《北大毕业等于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咱们传统文化也有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些归纳总结,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应用,让所学的东西有价值。还记得原来的年代,我要跑图书馆,把每期的杂志看一遍,才能了解科研的最新动态。现在,国内国外的文献,我们都能在网络上找得到。我们轻而易举便能获得所需的知识。这要求我们什么呢,要不断学习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在老师教授过程中,不断审问之,不断积累,直至形成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在学校的时候,知识并非没有应用。在学校要学会把实际的情况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一件事,你可能没有机会做,但你要知道怎么做。一份报告,你可能没有机会写,但真要你写的时候,你要知道怎么写。没有机会应用?那只是个借口。能力是练出来的。
二、青年人应当怎样做?
“优化自己的生命。” 现在不少现代人,心理上都出现了状况,自杀率也升高了,这提醒我们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现在有人问我,段老师,您现在在做什么?我在和北大的博士后们做中药的研究。这可能是件小事,但我真正在做的是什么呢?是在优化自己的生命,保持身心健康,还在争取多学一点东西。 我们提倡修德,德应该怎么修?我认为,点滴做起以修德。正所谓“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美国有一个作家露易丝·海,写了一本《生命的重建》,提倡整体健康。我们也许不需要重建,但至少要做到生命的优化。你们年轻人,是不是要追求高尚的心灵?什么是健康?应该是多元性的。应该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还有道德的。 所以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不仅看做是身体健康,而是把健康定义为四个方面:一个是躯体健康,第二个是心理健康,第三个是社会适应,第四个是品德健康。健康是多元性的,如果你们现在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一定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它就可以承载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友谊、爱情。作为一个学生,不是说有一个高分数就是好的,学校、教育部要求,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吧。这就可以把它上升到“健康”这个角度,这是终级的一个追求。所以我觉得你们不仅要学知识,还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牵扯到一个道德层面,心态要平衡。
“最大的自私是无私。” 我认为心态平衡有两个层面。有低级层面:阿Q精神就是低级层面,挨了打,安慰自己“儿子打了老子”,心里就平衡了。你们在微博上也会看到,有一个老太太,大女婿是卖盐的,二女婿是卖伞的;下雨天高兴,因为二女婿可以卖伞了,晴天也高兴,大女婿可以晒盐了。这是一个低层次的平衡。 心理平衡我们应该追求高层次的。就比如我们一直提倡学雷锋,学什么?学的是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不求回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作为品格而言就是我奉献,但是做好事我不争;而正是因为你不争,以后没人争得过你。所以有的学者讲,最大的自私是无私,因为你无私,大家都敬仰你,都热爱你,都支持你,实际上你得到的是你自己都想不到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一个事物规律。 有时候你会遇到这种事情:老师说你办错事情啦,但实际上不是你的错,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一般人会争辩“那不是我干的”,但是如果你淡定一些,再有涵养一些,不要去争。你说是我干的,坦然的先接受,之后有机会再说一下情况。这个时候,你的淡定给人的印象就完全不同。我见过很多年轻人遇到问题只想着把它推开,这不是一个好的作风。一定要坦然淡定,不找借口,即使是受委屈了,从反面也能看到它的用处。
“生活即教育,睁眼看天下。” 我们有一些老一辈的学者,退休之后有的还在继续学习,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听到有的人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从书里,都能学到东西。陶行知在教育上有三个大主张:第一个是生活即教育,从出生就开始受教育,进了棺材才算毕业,所以要把眼界拓宽;第二个主张是社会就是学校,在社会上也可以学到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第三个主张是教学要合一,用理论指导实践。 青联会也有一个 “二马看天下”,有很多人也参加了读书会。他们以前不知道的现在通过这些渠道知道了,更重要的是对一些事情认识水平提高了。就比如“二马看天下”,他综合了很多过国内外的新闻,并且做出评议分析,然后归纳总结。“看天下”才能“治天下”,提高对问题的分析水平和能力,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诚信的一个表现,是守时。” 在学校里,第一要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第二自己的心理要保持健康,不仅要低水平的平衡,还要有高层次的追求。另外要修德,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这是你的道德健康。对公民的道德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都是很基本的要求。好做么?好做。但是,你如果不去做,你的道德健康就不会完善。所以一定要从点滴做起,要有行动,要持之以恒。我去参加一个会谈,要求九点半到,我是九点二十七到了目的地。主办方问我怎么做到的,每次都这么准时?我说我的窍门就是早到。 我会提前跟司机说,九点半要到会议室,你一定提前十五分钟开到他们楼下。但是约定时间还没到,人家可能还有些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约会,你是被邀请者,不能提前到,要准时到。但如果是东道主,就要提前到,不能准时到。这是一个规矩。而且常常有堵车或者什么其他因素,如果(预料到会)堵车,我往往到得还要早。有的时候我可以提前一个小时到,却不会进入约会地点。我会在周围找个地方,把这个时间合理地用掉。这实际上是诚信的一个表现,是守时。 有些人却不以为然。“我起得晚了,我的闹钟没有响”,“下雨了,路不好走”……理由是很多的。但是,讲这些理由,也就是找借口,这对你的修养统统是不利的。诚信,可以从守时做起。 另外要说到做到。这就是道德品质的建设。这些都有要求,都有标准,要按标准去做,不能被周围的某些不好的现象影响,不要随波逐流。
三、答小记者问
“时间要用好,管理好,自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问:在学校中还是有很多额外的机会的,比如说竞赛、各种科研活动,还有社团类的活动,跟本职的学习之间怎么平衡?或者说,踏踏实实学习、做事,跟寻求额外的发展,应该怎么平衡? 段:总体的思路是,把矛盾的东西变成统一的东西。我读大学的时候就一直是班长。实际上,这一批班干部都有一个困惑,有这么多学生工作要做,会不会影响我学习啊?后来,有一个老师跟我们说,第一,如果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并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第二,做班干部可以锻炼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实际上更有利于把学习搞好。我之前单纯从时间上来考虑,觉得时间在班级工作上用的多了,在学习上自然就用得少了。其实不然。 时间要合理地利用。有一则小故事,说是老师拿来一个大箱子,把石头放进去,箱子装满了,但是还可以放进去小石头,还可以再装细沙,还可以再装水。这就给人一个启迪:时间要用好,管理好,自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工作的时候,一天接到过八个会议通知,这样时间能够用么?这好办。我参加一个最重要的(会议),其他的让我的助手参加,回来跟我汇报,重要的内容我就可以记下来,不重要的就处理掉了。这时候,我还要做研究,还要发表论文,时间就腾出来了。我在协和的时候,暑假大家都去休闲了,我就带着几个学生做实验。晚上我再看文献,写论文。结果什么都没耽误。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你是一个白衣天使。” 问:我身边有不少医科生,由于医患关系恶劣的现状,对以后的工作充满忧虑。请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自身能够做什么努力? 段: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你是一个白衣天使。病人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你手上,你稍有不慎,这条命就没了。所以,医生的道德是第一位的,这是医德。 第二点,医术要好。要努力刻苦地钻研医术,使自己医术很高明,避免误诊、漏诊或其他错误。 另外,我们自己要跟病人有很好的沟通,要让他们看到你真是尽心尽力,全为病人考虑,跟家属病人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而不是对立的。最近北京电视台有个栏目,叫“生命缘”,播放了很多具体病例,让观众切身体会到治疗的艰难,医生是多么的努力、认真,为了把病治好呕心沥血。有时候(医生)做手术要站十几个小时,不能吃喝不能休息,这个节目让好多人理解医生了。这样,他对医生就没有敌意,他知道你是真的在全心全意地做,是尽了力了。医生与病人本就不是对立的,大家都在奔着同一个目的——把病治好。
“辛苦做事没有效,用脑做事才重要。” 问:对于在读的医科生,乃至大学生,您有什么建议?抱有什么样的期望? 段:善于学习。不止要学,还要思考;思考还不够,还要实践。辛苦做事没有效,用脑做事才重要。在学习的时候要勤于思考,做到了这一点会事半功倍。 适当退让。当别人在争先恐后抢一个机会的时候,我们可以退一步,不与之争,反而从另一个方面来提高完善自己,并吸取别人的教训。用“不争”的心态去“争”,物质的东西不是去争来的,只是作为一种结果而出现。 怀揣理想。一个人、国家必须要有理想,没有理想就会变得浑浑噩噩,没有理想就没有生活的乐趣。理想跟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目标,就联结成了理想。有了理想,做什么都觉得有意义,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为实现理想而做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 鲁ICP备19001498号 )
GMT+8, 2025-5-6 23:52 , Processed in 0.0474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