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鎵惧洖瀵嗙爜
 注册

【专访】祁颜峰---北京祁峰亿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单青联企业家理事会理事

2015-1-3 21:55| 鍙戝竷鑰: zy15966065712| 鏌ョ湅: 1372| 璇勮: 0

鎽樿: 专访北京祁峰亿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彦锋 人物背景: 祁彦锋,男,汉,1975.11.10,单县龙王庙镇陈草庙村人。毕业于陕西省西安外事学院,毕业后又在山东大学学习。在家乡任教两年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梅花香 ...

专访北京祁峰亿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彦锋

 

人物背景:

祁彦锋,男,汉,1975.11.10,单县龙王庙镇陈草庙村人。毕业于陕西省西安外事学院,毕业后又在山东大学学习。在家乡任教两年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两千元开始创业,到现在已成为北京祁峰亿科科技有限公司、单县亿联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天下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北京祁峰亿科科技有限公司、单县亿联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彦锋的一句座右铭。作为一名老总,他说他最大的兴趣不是做生意而是做公益,这一点让我们由衷佩服。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祁总,听他讲讲他从白手起家到成功的经历以及公益事业的历程。

 

一、创业经历部分

笔者:您现在创业非常成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最初创业时的经历吗?

 

祁总:我从2000年开始创业,刚起步的时候一共就筹资2000元。那时候在西安,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住宿问题。要想实现理想抱负,首先得有个自己的窝,连窝都没有,怎么说去创业呢?开始创业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这两千元,我必须要好好考虑每一天用来做那些事,如何有效的利用。那时候我25岁,创业也刚刚开始起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你知道我每天带两个合作伙伴干什么吗?早上五点钟起床后,我们就出去卖报纸,一天大概能收入三四十块钱,这就保证了我们当时的生活。等到当初的投资整个启动起来后,我们开始推广我们的太阳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我用当初的两千元,拿到了超过十万的营业额。2000年的时候,十万的价值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万吧。

 

笔者:三个月拿2000元翻了那么多倍,这简直可以算得上传奇,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祁总:当时是亲自出去跑业务。那时候自己不是在做老板,而是做业务员,当时都跑到了鞋子都磨出洞来露着袜子。所以我觉得自己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付出,没有闭门造车。当时做的第一单大生意是和陕西的一个公司。当时别人对我们的太阳能认识不足,我们就用事实说话,头天装好的太阳能,第二天就可以出热水使用,效果立竿见影。我们当时的原则是做生意先找领导。领导有影响力啊,领导说你的产品好,下边的人就开始陆续的装我们的太阳能,所以当时这单生意对我们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笔者:成功的原因是自己的付出这句话说得很实在很有哲理,您当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祁总: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资金不足,我们是装一台太阳能收一台的钱,这样滚动式的发展速度太慢。我们当时要是有十万块钱,那三个月就可以做到一百万。但是那时候因为刚开始创业,信誉度低,在别人眼中,我们这样的毛孩子借了钱,哪有能力去偿还。不过这经历也算对我们的一番磨砺,我们也应该感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过来,也为以后的事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笔者:我们在看您资料的时候,发现您在这之后还有教学的经历,您在事业如此之好的情况下,为什么选择去教学呢?

 

祁总:在西安做了几个月之后呢,开始了下岗分流,你们可能还不太清楚,这是在2000年的时候的一种情况。然后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就回来了家乡进行教学。虽然当时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在父母的眼中,在职教师这个铁饭碗更好。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所以当时选择了顺从父母的意愿。当时回家后,也硬着头皮干了一段时间。到了2002年,自己有了一些想法,自己也是老师,所以就准备建一所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的一所学校。办学校呢,主要是教师问题,我们准备请一些大城市甚至国外的一些优秀教师,我当初的想法就是让孩子在我们这里能受到别的学校受不到的教育。不过当时也是不太顺利,一个是资金问题,另一个就是国家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别的学校都是不收费的。我分析之后呢就觉得我们的学校市场就小了,所以当时做了一年学校就转出去了。

 

笔者:您在这之后是如何准备进军供暖行业的呢?

 

祁总:2003年开始呢,自己就进行着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准备再创业,但是当时时机一直不太成熟,对于到底做哪一个行业自己也是比较迷茫。

2003-2005年这两三年中间呢,自己也一直在摸索在了解。因为当时的选择估计就是一生的选择了,所以很慎重。我个人是一个对环境比较爱护的人,对自来水,煤,电啊这些东西比较敏感和节约,自来水开了之后都会随手关上,甚至自己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组建一个演讲团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北大清华,去给他们灌输一个理念: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煤。到了2005年的时候,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来了,我的一个亲戚,王博士,他主要做供暖这方面的研发,但是销售上不太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呢,就觉得他在做的这个东西太好了,我觉得这是中国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到2005年,自己就决定做供暖这个行业。

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煤改电”,之前有过一个“煤改气”,但是也不太成功,因为即使天然气燃烧后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太阳能这个方面就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了,不仅清洁而且可以说取之不尽,而且电力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和节省的。我们的产品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发热体本身是节能的,最大的亮点是智能化,在不使用的时候会自动关闭,使用的时候可以自动打开。我们14年也开发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只要手机有信号,就算在海南也可以控制北京的供暖。这就是我们的创新所在。

 

笔者:那您对于正在经历困难时期的创业人员有什么寄语吗?

 

祁总:困难不是永久的,只是暂时的,黑暗过后便是光明。生活不会让你白白流泪,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努力有可能成功,但不努力是绝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在创业时一定要全力以赴。

还有,在任何时候都要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善事,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二、公司概况

在问及祁总的公司概况时,祁总向我们热情地介绍了他所运营的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

 

笔者:请问您能谈一谈您的公司概况和产品特点吗?

 

祁总:北京祁峰亿科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智能供暖为主要业务的正在稳步发展的公司。现在我们公司已经实现研发与销售的一体化,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与销售团队,并且我们正在积极地吸引相关的投资与加盟,以北京为依托和中心,努力开拓全国市场。公司有很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始终秉持着“节能减耗,减轻雾霾,还人类一片蓝天”的企业宗旨,我也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传达一种节能环保理念,这也是我开办这个公司的初衷。

至于产品特点,现在我们主要做智能供暖的产品,这些产品之所以能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的。首先,我们的发热体本身就是节能的,这是因为它的热电转化效率极高,因此比较省电;其次,我们的产品能数字化智能控制,打开与关闭都更加方便,而且将来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精准遥控,这是其他产品不能比拟的;最后,我们的产品可以分室、分户的控制取暖面积,这也是节能减耗的一大举措。从主观方面来说我们的产品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客观方面,目前北京对智能供暖有相应的政策引导与扶持,这也使我们的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此外,我希望公众要克服一些对于智能供暖的错觉,即智能供暖使电费大大增加。要知道虽然电费增加了,所缴纳的供暖费却大大减少,总的效果还是大大降低了能耗的。

总之,在当今节能环保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公司正在稳步发展中,同时也希望对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回馈与贡献。

 

笔者:那您能谈谈为什么把公司的总部选在北京吗?

 

祁总:主要是因为北京近年的环境质量堪忧,我们的产品一方面在北京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北京污染的程度,进一步普及节能环保的理念。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北京按2000万人每人按30平米计算,总建筑面积是6亿平米,每平米的供暖费用是27元,每年的总费用是162亿元。如果改为智能供暖可节能60%,就是节省了97.2亿元,煤按800元一吨可节省1215万吨,这对北京雾霾的减轻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笔者:祁总您刚才提到想向人们传播节能环保的理念,请问您今后将如何传播节能环保的理念?

 

祁总:一方面,通过我们的产品传播这些理念;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到学校宣讲或在媒体平台上向公众呼吁来达到宣传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公益事业

介绍: 祁总所做公益事业概况

1. 祁彦锋先生现任单青联企业家理事会理事,2013年度《单州古今》由祁彦锋先生独家赞助发行。

2. 2014122日,与团县委书记王晓玉领队,组织“学子计划”项目部四位大一同学回单县一中、五中同应届高三毕业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分享。祁彦锋董事长在听了学子们的报告后也深受触动,和学子们亲切交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同学们努力学习,为梦想奋斗。

3. 2014527日单县义工协会企业分会副会长祁彦锋领导单县义工协会成员在大汉村上传统教育文化课。

4.10万元建立农村幸福院。

5. 致力于家乡的道路建设。

6.希望未来能为家乡建一所高标准公益学校,聘请先进地区优秀教师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教育。希望建立孤儿院,让孤儿们能有机会学得一技之长,为社会创造价值。

笔者:您做公益的动力是什么,是什么驱使您去帮助别人呢?

 

祁总:这种动力是发自内在的,而不是别人驱使的。如今,人类社会其实存在很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被物欲蒙蔽双眼,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小时候学过的三字经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这种内在的动力驱使我想着为天下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笔者:做公益您都有哪些感触呢?

 

祁总: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在修德谷的时候听教授讲,你的布施越多,你得到的越多。真的就是这样。人做事的时候,不要刻意追求结果。我们只要把过程做好,结果自然就是好的。我们正是要用这种不求回报的心态的去做公益。同时,我们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公益精神的传承,扩大做公益的队伍。

 

笔者: 您做公益您遇到过挫折吗?

 

祁总:有的。比如,建立幸福院时有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侮辱谩骂;新农村建设拆迁时,一些居民贪心不足,干扰建设。但是,正所谓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不管有多少挫折,我们的公益事业一定要坚持下去。

    姚明说过:“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使自己升华,到最后,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感觉到我对这个社会有用。”我们相信,这也是祁总秉承的理念,并且会将公益事业一直延续下去。

 

四、对支教团的建议

支教,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心灵对生命的厚重承诺,是一个关于教育梦想的严肃而重要的决定。当我们提出成立单青联支教团来帮助家乡的留守儿童及初、高中生的构思时,祁总表示很是支持,并表示愿意为我们提供场地设备以及资金,并结合自身经历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祁总:教孩子学习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把潜力挖掘出来。填鸭式的教育是不行的。最大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举个例子,有一个学习好的小孩跟我说的话就让我记忆深刻。她说她很少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为作业太多了,并且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会做的,天天做其实做无用功,她只做自己不会的、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不像大多数人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兴趣,不要让作业成为负担,这样孩子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笔者:我看到单县有一些志愿组织在节假日的时候带留守儿童来城里玩,吃顿肯德基,看场电影,这确实能带去一些关爱温暖,但是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带来实质性的作用,真正能影响他们、启迪他们的心灵?

祁总:我觉得这四十天的假期,可以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提高学习积极性,剩余的时间到城里或者周边城市去旅游放松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万分注意安全,这是个最大的问题。也可以做成一个夏令营的形式。支教不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我建议啊,可以参考一下国外的教育形式以及国内一些成功的案例,去公园做一些活动什么的;或者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影响他们。就比如我在上海做一个展览,要搭出租车,但司机觉得太近不想拉。当时他买了个雪糕,随手把包装纸丢掉了,我就把它捡起来丢进垃圾桶。那个司机就很不好意思,最后载我去了展览的地方。你看,我没有刻意追究结果,最后却得到了好处,也给司机上了深刻地一课,让他终身难忘。就只这十分钟的时间,我也给他带来了改变。还有一次在北京培训,去一个广场,遍地烟头垃圾。还有一个老总跟我一起去的,他本来没打算拾垃圾的,但我做了,最后他跟我一起捡,直到广场都干净了。这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就算是一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要用点点滴滴的小事来影响他们,让他们难忘,才能真正达到教育他们的目的。

笔者:对,您的这些话启发了我的思考: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引领另外一个人而改变。我们还会继续改进,希望能得到祁总的指点。现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想进一步帮助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祁总:如果需要帮助,我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你们。如果我的力量不够,我也会发动一些能量更大的人。我可以提供场地。因为体制还不成熟,你们今年可以先做个试验,先做一个、做两个,明年我们可以做更多来影响更多的人。一开始不要做太大,否则会做不精、做不好,要循序渐进。

笔者:我们可能从明年开始着手做这个项目,希望能和您一起探索这条道路。我们刚刚谈到的是一些小学生初中生,对于高中生,我有一个想法是组织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出来见见世面,就比如来北京一些高校,开阔一下视野,激发他们的动力和热情。

祁总:这个想法很好。要做什么一定要先了解,亲眼见识这些大学更能增加他们的能量,家里的孩子生活圈子小,更应该开阔一下让们的视野。

笔者:我们给这些学生提供条件,来北京听一堂课或者一场音乐会,也是给他们灌输这种理念,也希望他们能把这种公益理念传承下去。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大,也希望能影响更多的人。您对我们这个支教团还有什么建议呢?

祁总:对此我没有很多的经验提供给你们,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你们根据你们所做的,要循序渐进,要做成一个良好的模式、一个系统,以便于以后的利用,让下一届少走弯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一定会硕果累累。如果能给孩子们带来帮助,心里的喜悦和收获也是无以复加的。当然,在初期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要慢慢梳理,通过一些适当的渠道如单青联、教育部门等,让人们逐渐理解和接受。

笔者:我们的采访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祁总。这次采访中,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帮助,多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祁总为我们点亮的是坚韧和善良之灯。一个致力于绿色产业的人,祁总身上过人的勇气与闯劲儿令我们佩服,善于把握机遇的远见值得我们学习,热心公益的善良值得我们尊重。要记住,做事坚韧不拔,做人端正踏实,成功的道路就在我们脚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鏈鏂拌瘎璁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 鲁ICP备19001498号 )

GMT+8, 2025-5-6 23:56 , Processed in 0.3040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杩斿洖椤堕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