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鎵惧洖瀵嗙爜
 注册
鏌ョ湅: 6752|鍥炲: 6

2013年第三喜:短篇小说《知了情》发表在《参花》6期

[澶嶅埗閾炬帴]
鍙戣〃浜 2013-6-6 22:25:00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闃呰妯″紡
本帖最后由 张洪启 于 2013-6-6 22:38 编辑






知了情

文/ 张洪启
 
每年夏至前后,是捉知了猴的季节。
知了猴,又叫结了猴,有的地方也叫爬叉、爬拉猴、姐溜猴等,是蝉的若虫。成虫蝉又名知了、结了龟、金蝉。知了猴营养价值很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誉,之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营养价值高,口感良好独特以及对人体有多种滋补药效功能之外,还因为它的别名“金蝉子”。“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也就是后来的唐僧,因此民间早年就把知了猴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小时候,傍黑儿,吃完晚饭,大人小孩就开始拿着小铲子,铁锹,在树根找刚刚挠破地皮的知了猴洞,找到了,就拿铲子给刨出来。有的干脆围着树根平排铲地皮,直接刨出来。有时铲深了还会将知了猴拦腰铲为两截。那些没有被刨出来的知了猴,就会从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一边爬行,一边寻找可攀沿的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羽化为成蝉。这个时候,就需要提着灯笼,拿着手电筒,去村里、村外的树林,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跑到一里多远的河堤上的树林里,开始照知了猴。
  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了矿灯,LED充电灯。可我小时候家里穷,就连装干电池的手电筒也没有。
  看到别人一会儿这儿捉一个,一会儿那儿又捉一个,把我给羡慕死了。
  我没有照明工具,又打消不了强烈的捉知了猴的欲望,只好瞎猫碰死耗子,黑灯瞎火地在树干上摸。
  你还别说,有时候还真能瞎猫碰上死耗子,还真能摸着。有时候还会碰掉在地上,又要跪在地上摸,直到摸着为止。摸着的知了猴拿回家让妈过油一炸,又酥又香,这可是一年当中最幸福、最解馋的“开荤”季节,因为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一年到头很少见荤腥儿。
尝到了摸着知了猴的甜头,心中的喜悦与兴奋促使继续摸下去。可怜了我稚嫩的小手,经常被老树皮剌得火辣辣的疼,还满手黏糊糊的,不知摸着了什么东西。
管他摸着了什么,只要能摸着知了猴就行。
  记得有一次,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我居然摸到了一条细长凉飕飕的东西,并且这东西很快缠绕在我的胳膊上。我霎时惊起了浑身鸡皮疙瘩,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字——蛇!
  我哭喊着妈,甩着胳膊,撒丫子往家里一溜儿奔窜。
  妈心疼地把我搂在怀里,劝我:“儿子,别去摸啦,在家等着,等你爸摸来全给你过油炸着吃。”
  听妈这么一说,心里就解馋,这馋劲儿一下就挤掉了刚才的多半惊吓。
  “儿子回来没?”
  我爸一进院门,就喊上了。
  “回来啦,哭着回来的。”妈在屋里答应着。
  “咋的啦?儿子?”
  爸闻听此言,紧赶几步,就进了屋。
  “摸着蛇啦,给吓得没了魂儿似的,你也不给孩子弄个灯笼。”妈心疼地直埋怨爸。
  “儿子,猜猜爸摸了多少知了猴?”爸似乎根本就没听见妈的埋怨,问我。
  “嗯——10个。”我认为在没有任何照明的情况下,能摸10个就不少了。
  爸摇了摇头,让我再猜。
  “嗯——20个。”
  “再猜。”
  “猜不到啦。”
  爸从背后提溜着一个广口的罐头瓶子,缓缓移到我的眼前。
  我的眼珠子瞪得比铜铃还要大——爸真厉害,居然摸了满满一罐头瓶子知了猴!爸在我眼里顿时变得极其伟大。
  “儿子,你摸几个啊?”爸问我,似乎在以胜者自居,向我挑战。
  “我……我只摸了3个。”我弱弱地伸出手来给爸看。
  “啊?儿子,咋满手都是血啊?咋整的?”爸妈几乎同时惊诧地喊起来。
  我说呢,满手黏糊糊的。手里哪还有半个知了猴,早在奔跑时给抖搂丢光了。
  “快过来,儿子,让妈给你上点滑石粉,好得快。”妈把我拉到堂屋正当门的桌子跟前,从墙上摘下一块没棱没角的乳白色滑石,然后又拿了把剪刀,在这块乳白色滑石上轻轻地刮,刮下的粉末流落在我受伤的手掌上。
  这块滑石常年在我家墙上挂着。这块滑石边上打着一个小洞,是用棉线绳穿着挂在墙上的铁钉上的。只有谁受伤了,才摘下来刮这块滑石,用刮下来的粉末疗伤。不光是我们家用,邻居家也来用,全村人都来用,这块滑石上就被刮出深深的坑。
  这块滑石是上辈子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谁也不知道是从哪辈子开始传的。至于这块滑石到底有没有疗伤的疗效,谁也不清楚,上辈子人一代一代传下来时说可以疗伤,反正敷上了滑石粉慢慢就好了。
  刮好粉末,又用剪子剪了两块纳布鞋底子用的棉纱布给我双手包好,缠了根细棉线,不紧不松地系好。
这时候,爸从院里提溜过来一个盛1605农药的大玻璃瓶子。
我问,爸,你拿这瓶子是干啥用?
  爸说,给你做灯笼。
  做灯笼?这瓶子能做灯笼?
  爸说能。
  爸就找了根纳布鞋底子用的棉绳,从煤油灯里蘸了煤油,系在了玻璃瓶的底部。
  爸喊我妈,他娘,给我端盆凉水来。
  一个人干活,八个人侍候,跟多有功一样。妈嘟囔着去院里压水井压水。
  爸划着火柴,点燃了系在玻璃瓶底部的棉绳。
  妈端来盆凉水,放在爸跟前。
  当玻璃瓶底部的棉绳快要燃完时,爸突然将玻璃瓶底部放入凉水盆里,只听“嘭”地一声脆响,玻璃瓶底儿齐着棉绳系过的地方,齐刷刷掉了下来。
  我惊喜地问,爸,玻璃瓶底儿咋就掉了下来?
  爸说,想知道啊?想知道就得好好上学,学上好了以后你就知道啦。
  爸又找来块儿薄木板,用锯子可着玻璃瓶底锯圆了,打两个小孔,穿上铁丝,圆木板上放上一盏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把掉了瓶底的玻璃瓶,罩在圆木板上,这样,一盏崭新的灯笼就做成啦。
  自从有了爸做的灯笼,照来的知了猴越来越多,多得都吃不完。
  我说,爸,这么多的知了猴也吃不完,卖了吧,还能换些钱。
  爸说,儿子,紧你吃,你吃不完再卖,反正我和你妈都不吃知了猴。
  每次吃知了猴时,爸妈都说不爱吃,让我自己吃。
  天天吃很多油炸的知了猴,都有点吃腻啦。
  开始吃的时候,我是连同爪子囫囵个儿的放嘴里嚼着吃,后来吃腻了,就揪掉爪子,掐头去尾,只吃中间脊背部分的瘦肉。
  爸看着我扔在桌上的乱七八糟的知了猴零部件说,儿子,这都是过油炸的,扔掉了多可惜啊,儿子不吃的,爸吃掉,可别扔地下喔,听见没?
  爸把我扔在桌上的乱七八糟的知了猴零部件,全都划拉到碗里,全都给吃掉了。
  于是,后来我吃知了猴时,扔的就越来越多。
  爸做的灯笼没用多久,就被我摔碎了,心疼得我不得了。都怪那块可恶的半截砖头,把我拌了个狗吃屎,不然也不会摔碎爸做的灯笼。
  没了灯笼,爸就找了根木棍,一头儿缠了破棉花,蘸了煤油,做了个火把。整个村里就我一个人用火把,独一无二,我有种自豪感。我认为全村只有我爸会做这种火把和灯笼,那时候,爸就是我心目中独一无二的神。
  后来我上了中学,大学,没时间摸知了猴。就爸一人摸。
  每年夏季,爸摸的知了猴都会给我送到中学,邮寄到大学,除此以外,全部都卖掉了,爸一个都不吃,换了钱,给我攒着上学用。
很多年过去了,我长大了,在外工作了,每逢夏季,我都会梦回故乡,提着爸做的灯笼或火把,在家乡的树林里照知了猴,照来的知了猴让妈过油一炸,又酥又香。这时,躺在身边的妻就会推醒我说,咯吱咯吱嚼啥呢?大半夜的,又是乐又是喊的?我用手抹抹流在腮边枕边的口水,笑而不答。心想,要是爸还在,该多好啊,有爸在就有知了猴吃。
已经好几年没吃上家乡的知了猴了。因为爸走了。
  爸是因为常年劳累过度,造成肾衰竭,已是晚期。
  爸在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知……知了猴。”
  我眼泪不听使唤地喷涌而出,哽咽着劝爸说:“爸,我明白啦,您别着急,您等着,我去想办法。”
  我骑上从邻居家借来的摩托车,飞一样地来到县城,准备去各大饭店逐个打听,问谁家有冷藏的知了猴。
  因为现在是寒冬腊月,寒冬腊月爸要吃知了猴,只有这些大饭店才有可能有冷藏的知了猴。
不管有多艰难,不管有多难找,哪怕就是在地狱里,我也要把知了猴给抠出来。抠出来让妈过油一炸,炸得又酥又香,我亲自喂给爸吃。吃知了猴是爸最后的心愿,也是爸多年前的心愿,这是妈跟我说的,妈说,你爸可小气了,每年你爸摸那么多知了猴,一个都不舍得给我吃,你爸说吃了咱也多长不了几斤肉,卖了换点钱,给儿子攒钱上学,等儿子上好学,出息了,以后摸了知了猴咱一个都不卖,全过油炸了,炸得又酥又香,咱们和儿子、孙子一块儿吃。
爸想吃的不是知了猴,是一个全家团圆幸福的念想啊!
可没想到的是,刚进城,就被警察给截住了。这个摩托车没牌照。
  我心急如焚,快要燃烧了,狠狠抹了一把脸说:“摩托车可以扣下,但是别扣我,我爸还剩最后一口气,想吃知了猴,请你别挡我的去路。”
  “这天儿?买知了猴?还把你爹搬出来?可笑,见过撒谎的,没见过你这么撒谎的。”警察嗤笑着我。
我连一秒钟都无法耽搁,“实在对不住了警察大哥,请你别挡我的去路,等我爸吃上知了猴,我回来跟你赔罪。”
  说完就招了辆出租车,疾奔而去,再也没有多看后面的警察一眼。
费尽周折,经一个饭店的大厨指点,终于在一家专做野味儿、稀罕物的小饭店,找到了知了猴。
我买回来知了猴,让妈过油炸了,炸得又酥又香。我揪掉了知了猴的爪子,掐头去尾,剥了皮,就剩中间脊背瘦肉部分,给爸撕碎了喂进嘴里。看得出,爸脸上的笑容,笑得很开心。
  爸咀嚼几下,还没来得及咽下,就走了,闭着眼,面带着笑容,走得很安详。我相信他嘴里含的“金蝉子”带他去了天国,见到了如来佛祖。我仿佛看到了爸在天国向我们招手,还对我们说,他娘,儿子,每逢夏季,我都会带着知了猴来看你们,过油炸了,炸得又酥又香,咱们一家人痛痛快快地吃知了猴。
 
                                                  2013年3月8日  写于北京
                                                  2013年3月30日  修改于北京

张洪启,男,汉族,曾用网名:恋槐花,曾用笔名:恋槐花,1967年生于山东单县。河北省下花园作家协会理事。2013年2月,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获河北省”我心中的小康社会“征文三等奖,2013年3月,小小说《借钱》发表在《参花》2013年3期。短篇小说《知了情》发表在《参花》2013年6期
作者:张洪启
家乡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镇周新庄村
邮编:274318
通联住址:北京市通州区北火垡村工业区华力世家家具有限公司
邮编:101116
电话:13811746269
E-mail:898854315@qq.com
QQ:898854315

鏈笘瀛愪腑鍖呭惈鏇村璧勬簮

鎮ㄩ渶瑕 鐧诲綍 鎵嶅彲浠ヤ笅杞芥垨鏌ョ湅锛屾病鏈夎处鍙凤紵注册

x
鍥炲

浣跨敤閬撳叿 涓炬姤

鍙戣〃浜 2013-6-7 01:44:29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好像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小时候。又快到了捉知了猴的季节,只是我从来也不敢出门去捉。。
鍙戣〃浜 2013-6-7 14:47:56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知了,又名金蝉。写得特别有味道!
鍙戣〃浜 2013-6-9 14:18:51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几多真情,一声叹息!
 妤间富| 鍙戣〃浜 2013-6-9 14:22:25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我爱百合 发表于 2013-6-7 01:44
好像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小时候。又快到了捉知了猴的季节,只是我从来也不敢出门去捉。。

多谢我爱百合老师的光临指导!
 妤间富| 鍙戣〃浜 2013-6-9 14:23:18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zhuzi 发表于 2013-6-7 14:47
知了,又名金蝉。写得特别有味道!

问好zhuzi老师!谢谢您的评价!
 妤间富| 鍙戣〃浜 2013-6-9 14:24:22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鲁人 发表于 2013-6-9 14:18
几多真情,一声叹息!

问好鲁人老师,谢谢您的解读!
鎮ㄩ渶瑕佺櫥褰曞悗鎵嶅彲浠ュ洖甯 鐧诲綍 | 注册

鏈増绉垎瑙勫垯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 鲁ICP备19001498号 )

GMT+8, 2025-5-7 06:34 , Processed in 0.0821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蹇熷洖澶 杩斿洖椤堕儴 杩斿洖鍒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