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鎵惧洖瀵嗙爜
 注册
鏌ョ湅: 2304|鍥炲: 1

大公网:廣東社會組織 七月「鬆綁」

[澶嶅埗閾炬帴]
鍙戣〃浜 2012-4-25 19:59:52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闃呰妯″紡
  記者今日從廣東省社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7月1日起,除了特別規定和特殊領域,廣東省內成立社會組織,不用找業務主管部門,便可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有理論學者表示,這一創新已經得到中央決策層的認可。而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充分肯定廣東的積極探索,他指出,「廣東能做到的,全國各地也應當能做到。」\【本報記者鄭曼玲廣州二十四日電】

長期以來,內地一直對社會組織實行「雙重管理」體制,要成立民間社團或社會組織,必須先找到「業務主管單位」,然後才能到民政部門申請登記。諸多NGO由於找不到主管單位而無法註冊,嚴重束縛了社會組織的發展。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正式登記的社會組織達到46萬個,但因雙重管理體制等而未登記的組織,估計為100萬個,甚至更多。

近來,廣東省率先對這種僵化的體制「開刀」,提出將降低登記門檻,簡化登記程序,為社會組織「鬆綁」。政治學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樹凱表示,廣東邁出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一步,實屬不易,「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從某種程度上說,開啟了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歷史新階段」。他指出,民間社會組織的優勢是,在政府鞭長莫及之處,或在政府職能難以覆蓋之處,可提供個性化、高質量的服務。並且,在慈善捐助、救災救濟等方面,社會組織往往比政府更專業,更有影響力。趙樹凱指出,關於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改革,廣東的創新做法已經得到了中央決策層的認可。

事實上,這一舉措已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充分肯定。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廣東對所有社會組織,實行由民政部門統一直接登記,並在發育社會組織、轉移政府職能、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等方面做了配套改革,「大大激發了社會活力,增強了社會功能。」他表示,「廣東的做法,與中央明確的、我們修改行政法規要落實的社會管理新體制是一樣的。廣東勇於探索,先走一步,精神可嘉,經驗寶貴。廣東能做到的,全國各地也應當能做到。」

多種方式培育社會組織

據廣東省社工委副主任王光聖介紹,近年來粵省社會組織年均增長達到10%以上,截至去年底,全省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是30535家,從業人員達到42萬多人,社會組織已經成為廣東省社會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廣東已明確了社會組織「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剪斷其與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利益鏈條。在此基礎上還積極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去壟斷化」改革,允許一業多會、合併組建、吸納港澳台人士在粵境內工商註冊的企業為會員,並將「去行政化」和「去壟斷化」的改革擴展到公益慈善和社會服務類社會組織,消除社會組織體制內計劃經濟的痕跡。

另外,廣東省政府還通過轉移職能、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培育社會組織。王光聖介紹,廣東省在政府機構改革中,明確提出將130餘項職能交給社會組織或事業單位,目前全省有11%的社會組織承接了政府轉移的職能,有9%的社會組織有政府的購買服務,去年全省性的社會團體共承擔政府委託轉移的職能達到394項,獲得政府補助大概1.2億元。同時,廣東省還加大了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廣東省民政廳和部分地級市已成立了社工管理機構和社工師協會,借助高校和香港的力量,建立社工督導制度,提升專業服務水平。目前粵省已有8178人考取了社工師或助理社工師資格,而按照規劃,廣東省將在「十二五」末期擁有5萬名專業社會工作者,全省平均每萬人擁有持證專業社工人數達到5人。
鍥炲

浣跨敤閬撳叿 涓炬姤

鍙戣〃浜 2012-4-25 21:31:32 | 鏄剧ず鍏ㄩ儴妤煎眰
政治改革也該提上日程了,現在的主要矛盾已經是民眾日益增長的要求自由的需求和政府部門大權獨攬之間的矛盾
鎮ㄩ渶瑕佺櫥褰曞悗鎵嶅彲浠ュ洖甯 鐧诲綍 | 注册

鏈増绉垎瑙勫垯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单县人在京同乡会-在北京我们彼此温暖! ( 鲁ICP备19001498号 )

GMT+8, 2025-5-8 12:21 , Processed in 0.1056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蹇熷洖澶 杩斿洖椤堕儴 杩斿洖鍒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