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价值,首要明白以下四点,这也往往是把投资者带入误区的关键,即:收益率、时间、手续费率、自动终止协议。只有弄清这几点的真相,您才能安心理财。 收益率——实际收益可能小于预期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最关注的就是收益率,不过实际收益可能没有表面上那么高。 首先在计算收益时,您一定要分清年化与实际的差别。以某款7天理财产品为例: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投资起点10万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7天后,实际收益仅为97.22元。它的计算方式:收益=10万元×5%×7天÷365天。而投资者可能会误解为收益=10万元×5%。由此可见,收益率听起来很美,但却经不起计算。 注:“预期”收益≠实际收益,投资者需考虑:风险、时间、精力等因素。 时间——降低实际收益 影响收益的“在途时间”。一是产品募集期。募集期间,理财产品的付息方式是按活期利息计算,一般为7到14天。过程越长,资金在账上闲置的时间就越长。由于银行采用先到先得的销售模式,所以会吸引投资者早早入场。二是产品满期后,收益的返还也需要等待。一般产品清算期2到7天不等,合同中会写明,这段时间投资者无法获取收益。这两个时间相加,在途时间可能达到9到21天,可能会高于产品本身运作时间,严重影响实际收益。 注:在产品期限、预期收益相同情况下,选择在途时间较短的更合适。 手续费率——影响收益高低 手续费率不能忽略,这也是成本组成部分。在合同中一定要看清楚是如何收取的,包括哪些名目。 自动终止协议——又爱又恨 自动终止协议可能会改变投资者原有计划,影响收益。一旦遇到此问题,投资者不得不重新做资金规划,浪费时间与精力。 注:合同中如有此项说明条款,投资者应注意把握产品的动向。
版权声明:请尊重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北京信诚人寿 于宁]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展示页!http://www.xiangrikui.com/u/261620.html
|